聚焦三大高强度纤维 上海金山全力打造“国际纤维之都”策源高地东纶科技
11月17日,第五届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年会开幕式在上海市金山区举行。会上,金山区发布并解读了打造国际“纤维之都”暨建设国家纤维材料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宣布将聚焦发展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三大高强度纤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3+X”纤维产展新活力业体系,努力成为“国际纤维之都”策源高地。
纤维产业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领域,是加快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作为上海市“南北转型”的主阵地之一,金山区近年加快培育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势,此次国际“纤维之都”实施意见的正式发布,是金山区抢占产业迭代升级发展先机、破解产业协同难题的关键起笔。
位于金山区的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立足内部产业升级“小循环”,锚定化工产业向精细、绿色、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和中间体材料的研发制造,正在打造纤维产业先行发展区、纤维材料核心承载区。
比如,今年在碳谷绿湾正式投产的上海新旺科技有限公司,主攻大宽幅高温碳纤维成型用线D气囊、功能膜材和片材等的研发和生产。企业研发的碳纤维成型工艺材料解决方案优于国外同类技术,已获得航空项目验证,基于潜力巨大的碳纤维航空市场发展前景和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企业选择在碳谷绿湾投资建设新厂房,不断扩大长三角市场。
“原先这里的企业由于低效用地被关停,我们结合产业发展方向,对该地块进行二次盘活,引进了这家处于碳纤维产业链中游的企业。”碳谷绿湾公司总经理程林介绍说。
近年来,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积极落子布局“复合材料产业生态链”,目前已落户相关企业12家,包括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以及联乐化工、华渔传动等相关产业链生产商,去年产值10多亿元。
今天的活动现场,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带动下,金山还启动探索一种名为“众筹科研”的科技攻关新模式,并对外招募复合材料首批“众筹科研”链接企业,助力区域扩大产业协同“朋友圈”。
“传统研发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无法形成闭环追踪、企业间无法持续形成市场需求反馈、单一企业很难组织全流程的研发和生产。”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在现场演讲中介绍,“众筹科研”的模式不仅能够解决纤维材料领域研发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而且有利于研发成果的高效转化,大大提高研发效率。
接下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碳谷绿湾将联动上海石化、上海化工研究院等龙头企业和机构,围绕首批拟定的“电池隔膜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的开发”“超大、超厚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高效成型工艺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压与注塑一体化成型工艺开发”3个项目,招募首批需求方企业,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助力复合材料领域的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复合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金山区还与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签约,结合金山区相关产业特色,探索更多合作空间。中国商飞复合材料中心发布商用飞机高性能纤维材料需求征集令,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协同整合航空复合材料产业资源,推动打造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
作为打造国际“纤维之都”的重点项目,上海华灏化学有限公司今天分别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旨在布局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PDO)项目,并建设全球首家再生PTT工厂,打造PDO-PTT产业链全球领先生物基材料应用产品体系。
据介绍,生物方法制PTT聚酯,原料来源为棕榈油,与石油基尼龙聚合物相比在生产过程中将少消耗约30%的能源,少排放约63%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气体。而PTT聚酯纤维被誉为“聚酯之王”,兼有涤纶、锦纶、腈纶的特性,非常适合做纺织服装面料,同时也可应用于食品包装、家居家具、汽车座椅、日化塑料、医疗器械等领域。
金山区委书记刘健表示,金山区将加大企业培育,不断提升发展韧性,加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尤其是优质企业的资源聚焦、政策聚焦、要素聚焦,推动各类要素向高效益、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要素支撑保障,为建成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提供坚实支撑。
东纶科技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