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奋力“引跑”,第27届国际化纤会议聚焦我国化纤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运河水穿越千年时空静静流淌,河面上大趸船来回行驶。“运河三千里,最美在泗阳。”江苏泗阳,这个运河边上的小城,如今正吸引着盛虹集团等多家化纤龙头企业投资新建项目,正成为纺织化纤企业眼中的投资热地之一,也吸引着业界的目光。10月19日~20日,第27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泗阳2021)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以“新阶段、新格局—引领全球化纤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就全球化纤工业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化纤工业“十四五”发展关键点、我国化纤工业如何在“科技、绿色、智造”引领下践行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次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宿迁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泗阳县人民政府、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主办,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分会承办,欧瑞康集团协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原巡视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原副会长贺燕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主任华珊,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处长李若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晓瑞、副会长吕佳滨,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章其波,泗阳县委书记马伟等参加了会议。化纤行业引领产业链价值提升当前,疫情演进仍是影响全球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李若愚表示,全球经济正保持复苏势头,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复苏进程分化,主要经济体当中,美国、中国等经济恢复速度较快,而欧洲、日本、印度等受到疫情持续影响,经济复苏出现波折。202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动力有所减弱,随着三季度欧美地区疫情反复,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综合近两年分析,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正常化低速复苏。她还表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需求不断回升,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但三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散发疫情间歇出现、能源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能耗双控压力增大等使短期经济承压不可避免。在应对下行压力方面,宏观政策对稳定经济基本盘仍有较大操作空间,宏观调控适时加强跨周期调节有利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化纤工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高勇在会上指出,作为纺织产业最为重要的原料,化纤不仅在体量上满足纺织产业发展需要,更是纺织产业科技、时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围绕纺织工业“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能力、建设高质量的纺织制造体系、畅通内需为战略基点的产业循环、提升国际化发展层次与水平、推动行业时尚发展与品牌建设、推进社会责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优化国内布局提升发展协调性、构建纺织产业安全发展体系”等8项重点任务,化纤工业将从原料端筑牢纺织产业基础、引领纺织产业链价值提升,在纤维新材料高端化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方面主动作为。特别是我国向全世界做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后,绿色低碳发展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必将在政策体系、产业规制中有所体现,企业也要及时做出调整,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企业的战略体系、生产体系、创新体系和价值体系中,以赢得未来主动。目前,化纤企业有31家化纤绿色工厂、52种绿色设计化纤产品、4家绿色供应链化纤企业列入工信部绿色制造体系名单,再生化学纤维关键技术装备不断创新。何亚琼在会上表示,我国化纤行业是先进制造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我国纺织工业原料安全、提升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助力战略前沿技术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我国化纤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变化,化纤行业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纺织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为目的。一是要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水平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再上新台阶。二是要加快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三是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立足新发展阶段,结合国家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全球化纤行业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共同推动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探讨我国化纤行业“十四五”发展热点“十四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发展重点领域是什么,企业又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端小平指出,“十四五”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行业将面临重大机遇、重大挑战,新冠疫情、产业安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双循环”、消费升级等将会贯穿于行业的发展当中,“双碳”、智能化、差异化、高性能和可降解纤维、新型产业结构和原始创新等将成为其发展关键词。在此基础上,端小平分析了全球化纤发展趋势:2020年的低基数叠加弱复苏,作为刚性需求,全球纤维仍将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节能减排、循环再利用和可降解纤维将成为化纤行业大宗产品技术进步的重点,行业新进入者大幅减少,全球竞争格局和产能分布趋于稳定;随着风电、光伏及交通运输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将开启黄金模式,行业技术进步加速,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中国随着大企业实力的增强、对研发投入的增加,再加上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将在实用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一定优势等。此外,在“双碳”背景下,端小平呼吁,化纤行业应该提高自信,化纤仍将是实现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的坚实保障,仍将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贺燕丽表示,处在纺织产业链源头的纤维材料很关键,其发展关系着下游面料、印染、服装的绿色和高质量发展。我国是化纤大国和强国,化纤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的比重已达84%,除服装用、家纺用外,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交通、土木工程、海洋工程、医疗健康等诸多领域也有大量应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化纤行业“十四五”期间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市场和政府两手联动,共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化纤行业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尤其要关注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问题,突破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同时,积极推进化纤行业绿色纤维认证和绿色纤维制品认证。华珊表示,科技、时尚、绿色是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化纤行业也是如此。化纤行业“十四五”发展要从过去的跟跑、并跑转为领跑阶段,企业需要做各种储备,做好资本、技术、装备等能力建设。在“领跑”阶段,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也需要更加侧重全产业链创新能力,更加关注并满足消费者需求。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兼恒逸研究院院长王松林表示,在“双碳”背景下,低碳、绿色和科技将贯穿始终。企业实现低碳发展,需要从节能方面进行更多创新,进一步减少排放,绿色使企业深思是否可以研发环境友好型的聚酯产品,如恒逸集团目前使用的“无锑”催化剂。科技创新则是实现低碳和绿色的手段, “十四五”期间,恒逸集团将在这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敢于进入研发“无人区”,为产业的发展做出一些“探路者”的贡献。探讨全球化纤工业发展大势受疫情影响,国外的业界代表已连续两年无法来到现场参与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但他们对会议的关注和与业界分享信息及对行业发展思考的热情依然浓厚。欧洲人造纤维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 Van Houte、日本化纤协会的会长竹内郁夫、韩国化纤协会会长金国镇、印度合成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S.C.Kapur、泰国人造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长Mayuree Didpakdeechol、中国台湾区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工会理事长苏百煌等再度录制视频为大会送来祝福和支持。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世界已经高度全球化并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疫情还在继续,但随着经济逐步复苏、疫苗进一步普及以及工艺技术创新、数字赋能等应对需求变化,各国化纤产业都在不同程度地走出困境。基于数字化、供应链、碳中和、时尚需求等,全球化纤产业需要共同努力,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多合作,担起落实循环经济的使命,为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会上,日本化纤协会执行副会长富吉贤一介绍了日本“可持续发展”系列行动,发布2020循环经济愿景及塑料资源循环战略,并公布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发布《未来塑料资源回收利用措施》、《时尚与环境工作小组》、《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等报告以及“生物塑料推行路线”;颁布《塑料资源循环促进法》等。同时,日本化纤协会也制订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025日本化纤协会中期行动政策,并于2021年7月发布了日本化纤协会《可持续发展工作小组》报告,该报告将PET回收利用体系、“纤维-纤维”回收利用体系、生物基化学纤维、应对微塑料问题列为优先问题。他表示,日本纺织化纤行业将一直专注于可持续发展议题,并期待与中国化纤行业共同进行探究与实践。欧洲人造纤维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 Van Houte表示,新冠疫情对欧洲化纤产业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欧洲依然保持着在化纤领域的独特性。面临新的国际环境与发展趋势,欧洲化纤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技术、成本效益、品质及专业化、持续创新、公平竞争等方面已经有所布局。例如,将“双重转型”作为其主要目标,致力于让整个经济实现绿色环保以及数字化;建设回收中心,并将于2025年推行强制性纺织品收集机制;实行“减碳55”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55%;执行“欧洲零污染行动”,采用更严格的化学品政策;改进生产技术,专注最高效的设备,关停或转型效率较低的生产线;加大经过认证的可再生或循环的化学纤维使用量;保持多样化、小系列、短期交付等优势,并在高附加值纤维上提升竞争力等。欧瑞康中国区总裁王军欧瑞康聚合物加工解决方案板块CEO Georg Stausberg和欧瑞康中国区总裁王军以一种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介绍了欧瑞康集团对于环境社会治理(ESG)的价值主张,即让客户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高的产出。据介绍,欧瑞康的技术解决方案每年用于生产超过3500万吨化学纤维,其长丝纺丝、加弹、短纤和非织造布的“工业 4.0”工厂解决方案深受客户信赖。未来,整个行业的纺织品循环再利用量与相应的制造链将会大幅提升,绿色纺织生产、化学法循环再利用以及纺织智能制造与设备都将逐步成为行业现实。Georg Stausberg透露,目前,欧瑞康可提供多种聚酯到聚酯的物理法循环再利用解决方案,并已有多个成功案例;在废丝或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再利用技术方面,其已投资了一家名为Worn again的英国初创公司,该公司研发出一种技术,可在实验室范围内实现涤棉混纺织物的循环再利用。多方合作推动“双碳”目标落实绿色是描绘行业发展成果的最美底色。在“双碳”战略下,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中国纺织化纤行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行业企业在落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与责任。会议现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推出两项可持续推动“双碳”目标落实的新活动:一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纤维零碳行动(简称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框架协议签约,二是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发布会启动。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框架协议签约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路上,行业企业需要对其有明确的认识、清晰的路径及鉴别的手段和平台。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即是纺织化纤行业基于国家“3060”目标,通过一系列富有创造性、前瞻性、持续性、有效性的工作,引导行业企业摒弃传统增长模式,应用创新技术、创新理念与创新机制,主动探索可持续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多个方面推动持续节能减排,最终推动行业企业实现“双碳”目标。该行动具体工作包括持续举办中国纤维零碳行动发布会、中国纤维材料可持续发展大会暨纺织行业减碳路径规划论坛、“减碳计划”公益活动,定期撰写、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等。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和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叶兴签订“芮邦 中国纤维零碳行动”框架协议。芮邦·中国纤维零碳行动的冠名单位——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是盛虹集团布局低碳绿色产业而成立的子公司,是盛虹集团三大产业基地中重要一环。通过自主研发,芮邦科技率先投入运营全球首条从瓶片到纺丝的熔体直纺装置,规划建设50万吨再生纤维项目,以废旧塑料瓶为原料生产高品质涤纶长丝,向客户提供全球认可并可追溯的各类再生纤维。2021年10月,芮邦科技一期25万吨装置正式投产,年可消耗150亿个废旧塑料瓶,相当于减少5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未来,芮邦科技将在打造“全球再生纤维核心供应商”的同时,通过中国纤维零碳行动与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绿色产业链。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叶兴表示,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盛虹集团旗下的芮邦科技作为行业优秀的绿色纤维企业,与中国化纤协会合作,推出中国零碳纤维行动,希望为行业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盛虹集团自2019年到泗阳投资循环再利用纤维生产,就开始考虑如何做好绿色纤维、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发布会启动会上,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发布会启动仪式举行。该平台运用国家二级节点解析技术、区块链技术、供应链追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搭建一个从瓶片回收到下游的服装织造,从纤维到终端产品的透明可信的循环再生可追溯平台,目的是打造中国自己的透明、可追溯、可信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维护绿色纤维、纺织品市场秩序,未来将这一平台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认证平台。11月3日,绿色纤维可信平台发布会将在大湾区国际纺织纱线博览会(深圳)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萍、中共泗阳县委书记马伟、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叶兴、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锋共同见证“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发布会”启动。中国化纤协会莱赛尔纤维分会成立莱赛尔纤维是绿色纤维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其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工业化后迅速成为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投资的热点领域,行业产能持续增长。应业内骨干企业倡议,经中国化纤协会组织、筹备,莱赛尔纤维分会正式成立。接下来,莱赛尔纤维分会将做好各项工作,维护莱赛尔纤维行业秩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纤维认证再迎新成员会上宣布,江苏仲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循环再利用涤纶长丝、循环再利用原液着色涤纶长丝)、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制品、原液着色化学纤维制品)取得中国化纤协会绿色纤维认证证书和中纺标绿色纤维产品证书。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原巡视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原副会长贺燕丽,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晓瑞为新一批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企业颁发证书。推动泗阳化纤行业“三化”发展化纤产业是宿迁市20条重点培育的产业链之一,发展势头强劲,集聚效应愈发突显,规模体量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特别是2019年以来,恒力集团、恒逸集团、桐昆集团、盛虹集团以及赛得利集团五大优势纺织纤维企业,都在宿迁新设生产基地、新增项目投资。宿迁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章其波表示,目前宿迁市拥有化纤产业在建重大项目6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建成后预计新增产能超过900万吨,将成为全国领先的纺织纤维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短纤基地之一。马伟表示,泗阳高端纺织产业加速集聚,目前拥有桐昆恒欣、晨风服饰等规模以上企业115家;高标准规划的精品化纤产业园,“聚酯—切片—纺丝—加弹—织造—染整—成品”完整产业链日益壮大,已初步形成淮海经济区最大、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化纤面料生产基地之一。特别是芮邦科技25万吨再生纺及配套加弹项目的顺利投产等,促进了泗阳县绿色家纺产业转型升级。泗阳县招商局局长王颢介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泗阳重点围绕“2+3+N”产业体系(即:化纤纺织、绿色家居两个主导产业,食品饮料、健康医疗、电子信息三个优势产业以及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全力突破一批产业链相关、价值链高端、创新链协同的大项目以及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税源型、科技型好项目,促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培育形成千亿级工业总产值。会上还宣布,纤维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基地通过评估。合作共建基地授牌仪式: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左)、泗阳县委常委、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县政府党组成员朱先旺(右)。化纤织造产业是泗阳县传统产业之一,现年可产差别化纤维50万吨、化纤面料15亿米,产品涵盖了纱线、坯布、染色布、印花布、涂层布、家纺面料等各类产品,初步构建了“机械装备→聚酯→纺丝(纱)→加弹→织造→染整→服装(家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等,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鲜明的产业特色。随着盛虹集团、桐昆集团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纤维新材料产业将会加速发展。按照《合作共建研发基地管理办法》,中国化纤协会决定与江苏泗阳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纤维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基地”。今后双方将密切交流,共同整合泗阳纤维新材料产业的优势资源,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定位,共同推进基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东纶科技
最新新闻